2015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士族_宦官_王圻(南京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2015)






原标题:2015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5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二重证据法

近代王国维的研究中国古史的理论。1925年王国维在为清华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时最早提出。这种方法是以出土文物所记载的新材料和古籍所记载的旧材料,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解。通过这种方法,新材料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旧材料可以得到重新鉴定,而人们有关古史的立论,可以得到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双重判定,从而也就会做到确凿可信。

2.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一朝出现了皇权与士族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局面。西晋灭亡,北方士大夫纷纷南渡,构成了江左五朝士族门阀的基本阵容。琅邪王导/王敦,同为江左政权的军政支柱。琅邪王导及颍川庾亮、谯郡桓温、陈郡谢安等门阀家族,已具有了与皇帝“共天下”的政治权势。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柱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 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所以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3.甘露之变

唐文宗联合朝官谋诛宦官未遂的政治事变。面对宦官专权,文宗任用郑注和 李训打击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在朝时,李训令人奏告文宗,称大明宫左仗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将其一网打尽。不料事泄,宦官派出禁军大杀朝官,李训、郑注被杀。甘露之变后宦官势力更为强大。

4.王圻

王圻(1530年~1615年),明文献学家、藏书家。字元翰,号洪洲,上海人,祖籍江桥(时属青浦县)。幼年就读于诸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清江知县,调万安知县,升御史。以敢于直言,与宰相张居正等相左,黜为福建金事。继又降为邛州判官、张居正去世后,王圻复起,任陕西提学使、神宗傅师、中顺大夫资治尹,授大宗宪。王圻学问渊博,著述宏丰,传世的有《洪洲类稿》4卷、《三才图会》105卷、《两浙盐志》、《续文献通考》、《谥法通考》、《稗史类编》、《云间海防志》等,并主纂万历《青浦县志》。85岁病故,卜葬于家乡十都腾圩,神宗派员御祭。所注有《周礼》,《武经》。还著有《水利考》,《明农稿》,《吴淞江议》,《洗冤录》,《古今考》。

5.续文献通考

明代王圻编著的典制体史书。二百五十四卷。1586年成书。分类较《文献通考》多节义、谥法、六书、道统、氏族、方外六门,合计为三十考。记事接《文献通考》,上起南宋嘉定年间,下至明万历初年,尤以明代部分最为丰富。兼有《通志》之长,既收人物,又分条标明,以致体例杂乱。有万历年间刊本。

6.姜嫄

古代传说中周始祖后稷的母亲。姜是姓;嫄亦作原,是谥号,取本原之义。她可能是原始时代母系社会一个氏族的女酋长,周王朝曾为她单独立庙。《大雅,生民》一章:“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毛传》:“姜,姓也,后稷之母,配高辛氏帝焉。”《郑笺》:“姜姓者,炎帝之后,有女名嫄,当尧之时,为高辛氏之世妃。” 一说姜嫄为帝喾之妻,《通释》:“姜嫄相传为无夫而生子,以姜嫄为帝喾(ku)妃者误也”。

7.《元典章》

元朝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制度的汇篇集。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英宗时官修。六十卷,附《元典章新集》不分卷。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门,下分八十一目,三百二十七子目。记元代英宗以前的典章制度。多原始档案材料,为研究元代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之重要资料。陈垣著有《元典章校补》十卷。

8.陶澎

陶澍(1779年—1839年),字子霖,一字子云,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后加太子少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并设义仓以救荒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毅”,入祀贤良祠。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陶文毅公全集》等。

9.徽率与祖率

刘徽与祖冲之所求得的圆周率的简称。魏晋时期,刘徽在注《九章算术》时,用割圆术所求得的圆周率π的近似值π≈3.14,后人称之为徽率。祖率是南朝宋、齐时的祖冲之应用刘徽的割圆术,在刘徽计算的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即π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的人。

10.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其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区别即在于各国对东、西两大强国齐或秦的不同关系。如各国南北相联系,共同对付秦、齐之一,即为合纵;各国与秦、齐之一结成东西横向关系来对付南北他国,即为连横。秦、齐在适当的时机也通过加入合纵集团来对付对方。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11.差遣(官职差遣)

北宋官称和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宋初委派朝官担任地方长官职务,称为“差遣”。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官”指寄禄官,“差遣”则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提举、提点、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提点刑狱公事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

二、简答题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史学界学者的研究

(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于力量微弱,它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处于萌芽状态。学界主流观点认为:(1)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当时出现了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2)清代,江南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地生长。江宁、苏州等地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开设“账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其他行业也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1)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顽强存在,使商品经济很难发展。(2)封建政府多对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及内外贸易的发展;(3)商业资本多半用于购置土地,很少投诸手工业生产。

(二)学界的不同观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从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史学界围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表的论著大量出现,其中尚钺著《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等著作影响较大。进入19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进行反思。质疑的观点主要围绕:(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模糊,即问题研究的前提没有解决。(2)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两者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情结论。李伯重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情结是一种主观的愿望。从感情基础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民族心态的表现。(2)死结论。王家范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死结”。因为资本主义一

词在西方早不再用作社会形态的指称。(3)假问题论。王学典把资本主义萌芽看作一个“假问题”,他认为包括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内的“五朵金花”的纷争产生于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背景下,在既定的话语背景下,这些命题有其特定意义,而今随着话语系统的根本转换和语境的巨大变迁,这些命题本身能否成立早已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假问题”。

2.从秦汉三公九卿到隋唐三省六部的演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经过800余年的发展演化,到隋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的行政体制。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为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为军队首脑,协助皇帝掌握军队;御史大夫掌监察,并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三者互相分权、互相牵制,最高权力握于皇帝之手。九卿是低于三公的官僚,负责具体事务。

三公九卿制为汉朝所沿袭。到汉武帝时,设立了“中朝”,打破了以前丞相总理全国政务的局面。中朝又叫内朝,是由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办事机构,以尚书令、中书、侍中等组成的内朝是决策机构,在宫内办公;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执行机关,在宫外办公。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由皇帝所控制。

东汉光武帝时,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置尚书令、监各一人,尚书六人。尚书台是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权力机构,而三公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降低。

尚书省,曹魏时始设,东晋南朝沿之。尚书省掌“出纳王命,敷掌万机”, 长官为令、左右仆射。下设诸曹尚书,分领具体事务。尚书省的设立,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并且开了“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的先例。但到了南朝,其职能已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办事机构。

中书省,曹魏时为了分尚书省之权而设,东晋南朝沿之。曹操设置中书令、监,“掌赞诏命”,“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中书省的设立,继续分化了权力,加强了皇权。

门下省,西晋时始设,南朝沿用。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职责是侍奉左右、应对顾问,拾遗补缺、检举非法。门下省的设立,原为分中书省之权, 故权位极重,有“宰相便坐”之称。

三省之名在魏晋时期虽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始于隋。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工、刑、兵六 部,长官称尚书,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中,一个核心的趋势便是相权不断削弱,而皇权不断强化。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总是想法设法分散下面的宰相或者其他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以使自己牢牢掌控政治局面。这一方面有利于权力的集中和政权的巩固,一方面也造成了皇帝的专权及其他的附带问题。

三、论述题

1.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的进程,并分析其意义

明代云贵、两广、四川、湖广一带居住着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多数尚处在奴隶制时代。元朝时,由当地首领统治,称“土官”,受中央册封。

明政府在云南、贵州设立布政使司,有计划地裁减土官,在一些地区保留土官;在一些地区派出汉人任职,称“流官”,土流兼治;后又采取镇压和提升“士官”为流官的办法,实行“改土归流”;以达到逐步加紧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但明政府的搜刮,特别是流官的贪婪,常激化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雍正年间,在明代“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实行了改土归流。鄂尔泰任云贵广西总督时,对贵州苗疆、云南、广西的土司多改为政府任命的流官;随即又在四川的大小金川等地改土归流。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时云南越州土知州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其后时有此举,而规模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清雍正年问,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的改流,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防,实行屯田,兴办学校,编造户口,废除过去土司残暴统治,杜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边远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但直至清末,土司制度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经济、政治、理论来源来分析其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2015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二重证据法

近代王国维的研究中国古史的理论。1925年王国维在为清华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时最早提出。这种方法是以出土文物所记载的新材料和古籍所记载的旧材料,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解。通过这种方法,新材料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旧材料可以得到重新鉴定,而人们有关古史的立论,可以得到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双重判定,从而也就会做到确凿可信。

2.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一朝出现了皇权与士族共天下的特殊政治局面。西晋灭亡,北方士大夫纷纷南渡,构成了江左五朝士族门阀的基本阵容。琅邪王导/王敦,同为江左政权的军政支柱。琅邪王导及颍川庾亮、谯郡桓温、陈郡谢安等门阀家族,已具有了与皇帝“共天下”的政治权势。东晋政权是以侨姓士族和吴姓士族为支柱建立的。东晋建立时,得到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等的支持。王导 助司马睿争取到吴姓士族即江南地区土著士族的拥护。司马睿称帝,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功劳最大,所以王导为丞相,以王导族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王氏士族执掌了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3.甘露之变

唐文宗联合朝官谋诛宦官未遂的政治事变。面对宦官专权,文宗任用郑注和 李训打击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在朝时,李训令人奏告文宗,称大明宫左仗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将其一网打尽。不料事泄,宦官派出禁军大杀朝官,李训、郑注被杀。甘露之变后宦官势力更为强大。

4.王圻

王圻(1530年~1615年),明文献学家、藏书家。字元翰,号洪洲,上海人,祖籍江桥(时属青浦县)。幼年就读于诸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清江知县,调万安知县,升御史。以敢于直言,与宰相张居正等相左,黜为福建金事。继又降为邛州判官、张居正去世后,王圻复起,任陕西提学使、神宗傅师、中顺大夫资治尹,授大宗宪。王圻学问渊博,著述宏丰,传世的有《洪洲类稿》4卷、《三才图会》105卷、《两浙盐志》、《续文献通考》、《谥法通考》、《稗史类编》、《云间海防志》等,并主纂万历《青浦县志》。85岁病故,卜葬于家乡十都腾圩,神宗派员御祭。所注有《周礼》,《武经》。还著有《水利考》,《明农稿》,《吴淞江议》,《洗冤录》,《古今考》。

5.续文献通考

明代王圻编著的典制体史书。二百五十四卷。1586年成书。分类较《文献通考》多节义、谥法、六书、道统、氏族、方外六门,合计为三十考。记事接《文献通考》,上起南宋嘉定年间,下至明万历初年,尤以明代部分最为丰富。兼有《通志》之长,既收人物,又分条标明,以致体例杂乱。有万历年间刊本。

6.姜嫄

古代传说中周始祖后稷的母亲。姜是姓;嫄亦作原,是谥号,取本原之义。她可能是原始时代母系社会一个氏族的女酋长,周王朝曾为她单独立庙。《大雅,生民》一章:“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毛传》:“姜,姓也,后稷之母,配高辛氏帝焉。”《郑笺》:“姜姓者,炎帝之后,有女名嫄,当尧之时,为高辛氏之世妃。” 一说姜嫄为帝喾之妻,《通释》:“姜嫄相传为无夫而生子,以姜嫄为帝喾(ku)妃者误也”。

7.《元典章》

元朝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制度的汇篇集。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英宗时官修。六十卷,附《元典章新集》不分卷。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门,下分八十一目,三百二十七子目。记元代英宗以前的典章制度。多原始档案材料,为研究元代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之重要资料。陈垣著有《元典章校补》十卷。

8.陶澎

陶澍(1779年—1839年),字子霖,一字子云,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后加太子少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并设义仓以救荒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毅”,入祀贤良祠。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陶文毅公全集》等。

9.徽率与祖率

刘徽与祖冲之所求得的圆周率的简称。魏晋时期,刘徽在注《九章算术》时,用割圆术所求得的圆周率π的近似值π≈3.14,后人称之为徽率。祖率是南朝宋、齐时的祖冲之应用刘徽的割圆术,在刘徽计算的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即π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的人。

10.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其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区别即在于各国对东、西两大强国齐或秦的不同关系。如各国南北相联系,共同对付秦、齐之一,即为合纵;各国与秦、齐之一结成东西横向关系来对付南北他国,即为连横。秦、齐在适当的时机也通过加入合纵集团来对付对方。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11.差遣(官职差遣)

北宋官称和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宋初委派朝官担任地方长官职务,称为“差遣”。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官”指寄禄官,“差遣”则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提举、提点、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提点刑狱公事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

二、简答题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史学界学者的研究

(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于力量微弱,它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处于萌芽状态。学界主流观点认为:(1)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当时出现了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2)清代,江南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地生长。江宁、苏州等地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开设“账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其他行业也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1)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顽强存在,使商品经济很难发展。(2)封建政府多对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及内外贸易的发展;(3)商业资本多半用于购置土地,很少投诸手工业生产。

(二)学界的不同观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从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史学界围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表的论著大量出现,其中尚钺著《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等著作影响较大。进入19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进行反思。质疑的观点主要围绕:(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模糊,即问题研究的前提没有解决。(2)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两者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情结论。李伯重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情结是一种主观的愿望。从感情基础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民族心态的表现。(2)死结论。王家范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死结”。因为资本主义一词在西方早不再用作社会形态的指称。(3)假问题论。王学典把资本主义萌芽看作一个“假问题”,他认为包括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内的“五朵金花”的纷争产生于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背景下,在既定的话语背景下,这些命题有其特定意义,而今随着话语系统的根本转换和语境的巨大变迁,这些命题本身能否成立早已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假问题”。

2.从秦汉三公九卿到隋唐三省六部的演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经过800余年的发展演化,到隋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的行政体制。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为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为军队首脑,协助皇帝掌握军队;御史大夫掌监察,并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三者互相分权、互相牵制,最高权力握于皇帝之手。九卿是低于三公的官僚,负责具体事务。

三公九卿制为汉朝所沿袭。到汉武帝时,设立了“中朝”,打破了以前丞相总理全国政务的局面。中朝又叫内朝,是由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办事机构,以尚书令、中书、侍中等组成的内朝是决策机构,在宫内办公;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执行机关,在宫外办公。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由皇帝所控制。

东汉光武帝时,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置尚书令、监各一人,尚书六人。尚书台是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权力机构,而三公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降低。

尚书省,曹魏时始设,东晋南朝沿之。尚书省掌“出纳王命,敷掌万机”, 长官为令、左右仆射。下设诸曹尚书,分领具体事务。尚书省的设立,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并且开了“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的先例。但到了南朝,其职能已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办事机构。

中书省,曹魏时为了分尚书省之权而设,东晋南朝沿之。曹操设置中书令、监,“掌赞诏命”,“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中书省的设立,继续分化了权力,加强了皇权。

门下省,西晋时始设,南朝沿用。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职责是侍奉左右、应对顾问,拾遗补缺、检举非法。门下省的设立,原为分中书省之权, 故权位极重,有“宰相便坐”之称。

三省之名在魏晋时期虽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始于隋。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工、刑、兵六 部,长官称尚书,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中,一个核心的趋势便是相权不断削弱,而皇权不断强化。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总是想法设法分散下面的宰相或者其他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以使自己牢牢掌控政治局面。这一方面有利于权力的集中和政权的巩固,一方面也造成了皇帝的专权及其他的附带问题。

三、论述题

1.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的进程,并分析其意义

明代云贵、两广、四川、湖广一带居住着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多数尚处在奴隶制时代。元朝时,由当地首领统治,称“土官”,受中央册封。

明政府在云南、贵州设立布政使司,有计划地裁减土官,在一些地区保留土官;在一些地区派出汉人任职,称“流官”,土流兼治;后又采取镇压和提升“士官”为流官的办法,实行“改土归流”;以达到逐步加紧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但明政府的搜刮,特别是流官的贪婪,常激化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雍正年间,在明代“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实行了改土归流。鄂尔泰任云贵广西总督时,对贵州苗疆、云南、广西的土司多改为政府任命的流官;随即又在四川的大小金川等地改土归流。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时云南越州土知州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其后时有此举,而规模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清雍正年问,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的改流,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防,实行屯田,兴办学校,编造户口,废除过去土司残暴统治,杜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边远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但直至清末,土司制度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经济、政治、理论来源来分析其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