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科目分数:唐楷之:书法学科升级首先应改善研究生招生考试机制【书法学科升级大家谈】




唐楷之中国美术学院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书协会员,上海市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生考试科目分数,广西青年书协名誉主席。

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4项,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林散之书法全集》副主编、书法分卷主编,主编全国高校书法专业系列教材《草书临摹与创作》。出版作品集《新唐书》、专著《生命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教育创新特色》等。

书法学科升级

首先应改善研究生招生考试机制

撰文 / 唐楷之

一、引言

去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将“美术与书法”并列成为一级学科,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成为近期讨论的热点话题。专业界主流报刊相继发表多位学者对书法学科升级的建议和意见,对书法学科合理化发展提出各自的析判观点。在信息化媒介时代,全社会对书法学科升级的关注度,较之以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高,此次可以成为现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成为新时代书法学科启航腾飞的新起点。

此举对书法学科及与书法相关的文化艺术发展定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对书法学科发展的重视令人欢欣喜悦,同时也意味着本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就业方针等各个环节中将接受更高层次的检验。基于对近年全国书法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与教学培养各个环节的调研,不难发现目前书法硕士招生环节还存在违反艺术规律、不适应学科发展等棘手问题。在此对当下本学科专业招生现状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一引申,以期学者同道共同探究良策。

二、招生考试的现状与意义

截至2022年,全国招收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共有103所,年招生人数500人左右。这百余所高校在招生、考试及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情况与侧重各有不同。招生考试是学科发展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人才培养最关键的第一步,也是选录研究生培养对象的决定性环节。当代书法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格局迅猛拓展,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和比例在30年间飞速增长不啻百倍,尤其以近10年扩招的数量明显。古往今来,招生考试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安全、公平、公正、规范、科学、择优录取是设置书法学考试机制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生源品质和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1.人才培养从招生考试开始

培养时代所需的合格人才应是每一所院校首先需要思考的命题,是维系始终的教育使命和核心内容。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中的硕士研究生阶段固有学术、专业的类型之分,诸多院校如综合类大学、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院校等皆因自身属性各有不同,在教学理念、师资、软硬件各层面因地制宜、积极建构。此次“征求意见稿”拟调整的专业目录上增加了艺术类硕士和博士的专业学位,此举为高校书法专业的艺术属性和人才培养机制准确定位,映证了国家从文化复兴的高度对艺术类高端实践创作人才的培养要求。

面临书法学科升级的要求,高校现阶段更应注重落实自身教学机制和体系健全,下大力气严格规范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条件的院校率先探索书法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虽然不同发展阶段的院校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困难,但在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应遵循国家的统一标准和要求。诸如在加强书法专业的师资引进、培训提升、课程和教材建设,以及对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书法批评、书法与篆刻创作等领域的教学研究等。统一考评“教与学”的具体指标,结合调研书法专业毕业生就业等问题,对新时期社会发展中书法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积极应对的有效策略。一级学科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不再是将传统私塾授受的模式搬进大学课堂,更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关系。必须进行校内外、专业同行、相关单位必要的调研论证,而不是固步自封、关门教学,要了解国家和社会最需要具有什么能力结构的书法专业人才。

唐楷之部分著作书影

人才培养、毕业就业与招生考试三个重要环节三位一体,其根本在招生考试上。招生考试彰显高等书法教育的思想和路径,对报考生源起到导向作用,是另两个环节成败的关键。实际上,在近年全国书法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已经在考生群里形成了如何适应区域和院校考试特征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选择考什么样的院校,取决于初试怎么能获得高分。当然,这一现象并不是针对或包括那些优质的、坚定报考与自身条件所对应院校的学生。但是研究生考试科目分数,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每年众多的普通考生和一些招生考试中所反映的不良现象,都是有违书法学人才培养的初心研究生考试科目分数,不利于一级学科健全发展的,这需要每一位同道深思。

2.考试科目与题型急需改革

国家明确提出培养人才的定位要求,同时也就确定了需要招收什么样的生源。如何招收优质考生,成为今天高等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社会上和一些用人单位常有对高校培养的硕士、博士人才存在不满意的情况,对高学历书法人才的艺术创作水平也存在很多质疑。我们不能因为身在局中而不闻不问,或高高在上以专业人士自居,罔顾书法文化的历史和困境,自言古今不一、当代特色。

所有的问题还是要从书法研究生考试开始探讨。目前,全国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专业科目有中国书法史论、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古代汉语、古文字学、书法(篆刻)临摹与创作等。各院校依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其中两门搭配作为实际考试科目,统称为专业1和专业2,一般是艺术概论和书法技法。强调书法艺术能力的院校也会选择中国书法(篆刻)史论和书法(篆刻)临摹与创作,考量不足部分也会在复试中相应增加。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美术学院首招书法研究生以来,大同小异的考试科目内容已经融入高校自身的考试机制,同时也为考生根据本科所学的实际状况来选择院校,提供一种可资延续的依据。这种从本科升学到研究生的考试科目和方法是否需要改革?我们长久以来只是循规蹈矩,却很少深入思考。以大多数院校常设的考试科目“中国书法史”为例,其题型通常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常规题型。在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基础和广度,以及难易程度上进行合理设计,旨在测试考生对本专业应该掌握的史论知识水平和答题能力。以满分150分计算,基础题占70%以上,综合性或需要检测思考能力的题目仅占20%左右。事实上也不会有偏冷类型的考题。从命题开始,就是一种成全考试的应对策略。在复试中通常会进一步考察书法、篆刻创作及实践相关科目,以此与初试成绩按招生评分的比例要求核算总成绩。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开展线上复试极大影响了这一考评应有的作用。

在书法向一级学科建设过程中,招生考试的科目和题型应予以改革,这种全国格式化、程式化、死记硬背的模式已经不能作为研究生升学考试的常规套路。建议有条件、发展较好的院校积极改革研究生考试机制,在命题和评分两项决定性工作上能够体现一级学科的准则和规范。

三、招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虚位

2022年3月11日,教育部公布今年考研的初试分数线,“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分数线以361分(A区)的高位令人惊叹,超越诸多门类学科仅次于“文学”的367分。从2013年至2022年10年间该分数线从320分剧增至361分,近3年从340分飞跃到361分,位居学科第二高。作为高校同道,我们都很清楚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仅仅是国家重视书法教育,高校书法格局扩张,还是专业教学质量突飞猛进了?在具体的考试科目上,可以说除了外语分数线由原来的30分增至现在的40分,合理增加了10分之外,余下的30分都涨在了专业科目上。是现在的评分标准变化了,还是我们的意识左右了真实的考分?更有甚者,一些招生10人以上的院校往往专业评分都在140分以上(满分150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总分在370分以上的考生因名额限制,又匆忙选择调剂。长此以往,艺术类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分数线在诸多学科门类中“位居高位”就见怪不怪了。让人不由深思反省,如此评分虚高的根本原因是考生群体数量增长,还是10年间考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回想10年前,书法生调剂还只是在局部层面开展,如今业已形成调剂成风的状态,是谁苦了考生?不言而喻,考生已经明白了专业考试分数潜在的作用,带有普遍性的评分虚高骤然抬升了书法研究生初试分数线,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正侵蚀着书法学升级的基础。

2.研考危机

按照国家研究生考试相关政策,全国招生院校按区域分为A区与B区,按区分划不同分数线,为考生根据实际成绩精确报考提供了参考。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一般会主动将全国招考院校群体分为重点与普通两大类,其中重点院校囊括了“985”“211”“双一流”和部属重点美术、艺术类院校等,其他则一律归类为普通院校。

A区重点院校在师资、地理、环境、口碑等各方面存在优势,考生素有名校情结,报考生源也较为稳定,考生不呈明显增多态势。在这些稳健的院校招生考试中,考题虽然难易适中,但考评严格规范,初试专业科目评分呈阶梯状排列。这样,高校基本可以在参加初试的第一志愿考生中锁定“优秀生源”。今年,由于国家分数线被“莫名”抬升,坚持优秀评分标准的院校会面临第一志愿考生上线率的问题。但是在报考生源数量较大的一些院校,由于顾虑考生上线率等诸多问题,将专业评分有意虚高,不仅造成自身报录比例严重失衡,还会形成全国范围内书法研究生考试的“危机”。

3.评分虚高

A区院校处于有利地位,优质生源往往青睐报考A区的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尤其是一些还未开设书法本科专业的院校,在初试专业评分中“制造”高分以吸引外校考生踊跃报考。一些院校将报考考生的两门专业科目都一概评为140左右,初试虚高的分数,即使不被报考院校录取,也会为下一步调剂奠定“优秀”条件。这一现象,业内都知道,考生也很高兴,最后谁为此负责呢?这些普遍制造的初试优异成绩研究生考试科目分数,有多少水分?

10年前,在书法研究生总体规模能控的阶段,一般研究生初试的专业考试优秀者不及三分之一,分数也控制在130分左右,真实能力与考分相应。当时哪怕是考虑受文化科目分数的影响,给考生更多机会放开一点专业评分,能够先过初试,也还属客观公正的调整手段。如今,往往要从考生学源、报考院校和真实作品的水平等诸方面仔细审查,才能判断其分数的有效性。再换个角度来看,不谙此道的院校,恐怕在“优秀生源”被A区重点院校“掐尖”的情况下,按照考生的实际水平评分,其结果可能是门可罗雀。这种院校与考生之间心照不宣的事情,最后受损的又是谁?

以上三种现象存在但不限于书法专业,在艺术学门类下的其他专业或多或少也存在相似情况。如此招考无疑违反学科规律和书法艺术教学特点,加剧了考生群体升学竞争和调剂的压力,由此无法保证所录取考生的生源品质和教学质量等各种问题。

四、结语

直面书法学科升级,我们欢欣鼓舞。笔者清楚地记得,10年前,在向老一辈书法教育家汇报当前书法专业招生规模化发展时,更多看到的是思考与担忧。如今,这种困惑或许正是学科发展必然的结果,也正是时代发展大格局下必须经历的淬炼。我们在权宜当下高校书法专业人才选拔方式方法的同时,更需要对招生考试中衍生的问题进行观照与反省。在“美术与书法”学科升级的建设过程中,建议继续发挥本体创造性和自我革新的能动性,以探索新时代书法研究生考试机制为契机,推动书法学更好更快健康发展!

来源 |书法报编辑部

【征稿】上海市第十一届篆隶书法作品展征稿启事

研究生考试科目分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