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首位盲生考研,四年前曾通过普通高考升入大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珍梅

12月26日下午1点,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青岛首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全盲考生张荞溪走出青岛二中分校考点。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张荞溪找工作并不如意,想通过提升学历为就业加码。

青岛首位盲生考研

答题时间延长50%

12月26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拉开大幕。上午十一点半,随着交卷铃声的响起,第一场考试结束。然而,在青岛二中分校考点309考场,一名特殊考生正手握盲文笔奋力答题。距离交卷时间,还有90分钟。

她叫张荞溪,是青岛第一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视障考生。

下午一点,张荞溪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出考场。早已在门口等候的黄盛彦从老师手里接过女儿的手。

“就是感觉好累,题好多。写了11张答题纸,卷纸有34张。”张荞溪微喘着气,柔声细语向记者介绍首场考试的感受。这次她报考的是天津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

张荞溪


使用的是盲文试卷。她是一位全盲生,仅有一点点光感。在答题中,张荞溪用手摸着盲文试卷来答题,花费的时间要比健全人考生长得多。根据相关规定,盲生的答题时间延长50%。

下午两点,英语科目就要开考,中间还要吃饭,张荞溪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时间很紧张,我就给孩子买了点面包和水果带了过来。”黄盛彦本打算让孩子直接在考场外吃点东西,稍作休息后直接进考场。不过,考场工作人建议黄盛彦带孩子回宾馆,时间来得及。

四年前通过普通高考考上大学

出生于1996年的张荞溪今年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的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初高中均就读于青岛盲校。

4年前,张荞溪和另外一名盲生在青岛参加夏季高考。这也是青岛首次参加普通高考的盲生。此前盲生主要通过单考单招升入相应的大学。

通过自己的努力,张荞溪通过普通高考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录取。她的妈妈黄盛彦告诉记者,那年正好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试点融合教育,就是让残疾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编在同一个学习。“女儿


这个专业,两个班,一共98个人,两个视障学生。”黄盛彦说,大学期间孩子都是住校,学校的无障碍设施很完善,帮扶工作也很到位。

后天致盲的她乐观、要强

还常安慰患病的母亲

“我这孩子学习很努力,也很要强。但是本科毕业之后找工作不是很顺利,她就想再考研,看看机会能不能多一点。”黄盛彦说,大学期间,女儿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也通过了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教师资格证笔试实在江苏考的,接下来的面试要在青岛考。不过我还不知道这边能不能给盲生考试提供便利。”说起孩子的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黄盛彦有些担忧。她说,考教师资格证时笔试时,因为山东无法提供盲文试卷,所以孩子才选择在江苏考。现在笔试通过了,孩子也毕业了。按照规定只能回原户籍地面试。

“下个月9号就要面试了,我们现在还没打电话问教育局这边能不能给盲生考试提供便利,因为孩子说怕影响考研。等考完研再问。”

聊起女儿,黄盛彦笑着说:“我有的时候都特别佩服我女儿。她比我阳光乐观,对社会充满信心。经常反过来安慰我。”今年61岁的黄盛彦退休前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忙于工作的她,38岁才迎来女儿的降生。女儿12岁之前的世界是光明的,直到有一天突然因为视线模糊去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视神经已经畏缩四分之三。那一刻黄盛彦觉得老天真是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此后的一两年时间里,黄盛彦带着女儿四处寻医治疗,并没有好的效果。“眼睛治不好了,但书还是得读吧。”黄盛彦一边给孩子做思想工作一边开导自己:生活还得继续,孩子的人生路还很长。现实无法改变了,只能勇敢面对。

女儿在普通学校的学习已经无法进行下去。黄盛彦给孩子找了一位盲文老师。张荞溪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盲文。再几经打听和比较,黄盛彦决定让孩子来青岛盲校学习。于是黄盛彦的丈夫带着女儿在青岛租房,开启了陪读之路。

2014年,黄盛彦退休了。为了给远在青岛的父女俩提供经济支撑,退休后的黄盛彦继续留在佳木斯,开办培训班。虽然辛苦,但也足够一家三口生活。

然而,残酷再次降临。2016年,黄盛彦被查出肺癌,晚期。黄盛彦只能关了培训班,开始了化疗之路。“当时我想,我所剩时间也不多了,我想陪陪我女儿。”于是,黄盛彦卖了老家的房子,来到青岛与分离多年的丈夫和女儿团聚。4年来,黄盛彦一边化疗,一边陪伴女儿。

“当时医生说我只能活一年,现在我已经陪伴我女儿四年了。我就是希望能在我有生之年看到我女儿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